当然可以!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大牛网,保持原意不变,还会适当加一些细节,让内容更丰富些,字数也差不多。
---
一提起唐朝那个被称为“红妆时代”的公主,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往往是太平公主。她是那位唯一活到成年的女皇武则天的女儿,在政治舞台上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权力。
然而,在太平公主的同一时代,还有另一位公主,她的野心甚至比太平公主更为宏大。太平公主专注于通过皇帝和朝臣来掌控朝政,而这位公主则直接提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目标——她要成为皇太女,未来亲自登基称帝。
这位美貌与野心并存的公主,最终却在权力的争夺中败给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结局惨烈,甚至连她的脑袋都没能保住。
她就是太平公主的侄女,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最小女儿,她诞生时,正值李显命运最为坎坷的时刻。
那是公元684年,李显因为一次不当言论,被母亲武则天废黜皇帝之位,贬谪到远离京城的房陵。其临盆在即的妻子韦氏也陪同前往。
展开剩余91%就在前往房陵的马车上,安乐公主呱呱坠地。由于没有婴儿用的襁褓,李显只得脱下自己的衣服,细心地将这位刚出生的小公主裹了起来。
因此,李显给她起了个特别的乳名——“李裹儿”,这便是后来的安乐公主的原名。
在房陵的生活异常艰辛。虽然物质上尚有保障,毕竟那里有一座行宫,衣食住行并不匮乏,但精神上的煎熬却无比巨大。十三年间,李显一家都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
远离房陵的地方,不断有打着李显旗号的起义军反抗武则天,还有不少人试图潜入房陵,意图救出李显。遗憾的是,他们还未见到李显,就被武则天的禁军所杀。
与此同时,关于李唐宗室被武则天屠杀的消息传来,让人心惊胆战。几年后,李治的八个儿子中,只有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幸存。
就连武则天的亲生儿子李贤,因为曾做过太子且颇具声望,也被武则天派人逼死。
李显在房陵惶恐度日,每当听说有武则天的使者来访,他便惊恐万分,认为对方是来取他性命的,甚至一度萌生轻生念头。
李裹儿就是在这种充满恐惧与压抑的环境下成长的。
李裹儿14岁那年,一辆来自洛阳的马车突然将他们一家接回了京城。行程匆忙,身边几乎没有随行人员,洛阳的官员甚至不知道他们何时抵达。宰相狄仁杰见到李显时,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这是因为武则天终于认识到,她还是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为未来将政权还给李唐做准备。
然而,李显重新成为太子后,他们的生活并没有马上变得安稳。
突然有一天,李裹儿的同母哥哥李重润和姐姐李仙蕙被诬陷私下议论武则天及其宠臣的坏话。冷酷无情的武则天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处死。
李重润是韦氏唯一的儿子,李仙蕙当时还怀有身孕。
李重润之死改变了韦氏和李裹儿的人生轨迹。
如果李重润活着,李显登基后他无疑将成为皇太子,韦氏和李裹儿或许也不会如此痴迷权力。
但李重润的死,几乎夺走了韦氏所有的希望。她没有亲生儿子,剩下的继承人都不是她的骨肉,她无法接受未来皇位被他人占据。
绝望之中,韦氏的野心逐渐膨胀,她开始谋划成为女皇,将皇位传给自己亲爱的女儿李裹儿,而非他人。
李显即位后,韦氏和李裹儿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在房陵的那些艰难岁月里,韦氏是李显的坚强后盾,李裹儿则是他心头的宝贝。登基后,李显极尽所能地补偿她们。
他不顾朝中反对,允许韦皇后垂帘听政,继续掌控实权。
而对李裹儿,李显更是几乎百依百顺。
在李显的溺爱下,李裹儿的生活极其奢华。
唐初规定,亲王拥有800户封户,公主拥有300户封户。太平公主因功劳卓著,封户一度增加至5000户。
而李裹儿作为公主,封户却高达3000户,远超同母姐妹,是唐朝公主中封户数最高的之一。
她甚至被允许出宫开府,待遇堪比亲王。
她的府邸豪华至极,模仿皇宫建筑,却更加精巧绝伦。她还私自开凿了昆明池作为游玩之地,堆叠层层石头仿照华山的奇景,溪水蜿蜒流淌,奇珍异兽的雕刻散布其间,贝壳珊瑚点缀各处,显得富丽堂皇。
李裹儿还有两条珍贵的“百鸟裙”,由上百种鸟类的羽毛精心编织而成,阳光下流光溢彩,颜色随着角度变化绚丽多姿。
这“百鸟裙”一经出现,迅速风靡长安贵族女性,甚至因为羽毛采集过度,导致不少鸟类灭绝。
唐朝公主的私生活多半混乱,李裹儿亦不例外。
李显还是太子时,为讨武则天欢心,促成了李家与武家的联姻,李裹儿嫁给了武则天的侄孙武崇训。
但在武崇训还活着时,李裹儿便对他的堂弟武延秀情有独钟,频繁召他到府上共舞娱乐。
武崇训去世后,李裹儿更是公然与武延秀亲密无间,丝毫不避嫌。
最终李显看不过去,直接成全了他们的婚姻。婚礼盛大奢华,婚后半年,李裹儿便生下了孩子。
除了骄奢生活外大牛网,李裹儿在政治上也表现出极强的野心。
她像亲王一样开府招贤,随意授予官职。
唐朝有种“斜封官”,是皇帝绕过常规任命流程,直接签署的官职,专门给托关系的人用。
只要有人给李裹儿或其亲近之人送上三十万钱,就能通过她们的关系获得任命状,并让皇帝签字封官。
几年内,李显亲自签发的斜封官状多达数千份,官员多到连办公桌都不够用。
其中大多数官职,都与李裹儿有关。
她还经常拿着自己写好的诏书,盖住内容让李显签名,李显常常连内容都不看就同意了。
因此,李裹儿权势滔天,几乎无人能敌。
然而,她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李显继位后,由于嫡长子李重润早逝,李显立了庶子李重俊为太子。
韦皇后和李裹儿对此极为不满。
她们看不起李重润,常常羞辱打压,甚至称他为奴仆。
韦皇后虽无亲生儿子,却有女儿李裹儿,且唐朝历史上曾有过女皇武则天。
于是,韦皇后心生野心,计划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帝,把皇位传给女儿李裹儿。
李裹儿更是不等,亲自找到李显,要求立她为继承人。
面对朝臣反对,她傲然回应:“阿武尚且能当女皇,我乃皇帝之女,何不可?”
“阿武”即指武则天。
然而,李显虽对妻女宠爱有加,这件大事仍未表态。
他的犹豫让韦皇后和李裹儿极为焦躁,等不及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719年六月壬午,李显吃过一碗汤饼后,突然猝死。
那碗汤饼正是韦皇后和李裹儿秘密下毒所致。
她们迫不及待地想结束李显的统治,让韦皇后登基称帝,立李裹儿为皇太女。
不过,李显死后,韦皇后并不能立刻称帝。
就连武则天当年,也是在太后身份下完成登基的过程。
韦皇后先立了李显最小的儿子、年仅16岁的李重茂为皇帝,自身则垂帘听政。
她开始在朝中安插心腹,制造祥瑞,为自己称帝铺路。
登基前,她还计划除掉李唐皇室的两大障碍:李显的弟弟李旦和姐姐太平公主。
消息传到李旦之子李隆基耳中,他当机立断,率领禁军突袭皇宫,杀死韦皇后和李裹儿,迎接父亲李显复位。
那是一个如同流星雨般漫天飞舞的夜晚。
李裹儿正在梳妆镜前细画眉毛,突然听闻皇宫内乱,慌忙逃跑。
逃至右延明门时,被追兵截住,瞬间被斩首。
这位美丽而野心勃勃的公主,最终英年早逝,年仅25岁。
李裹儿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公开要求立自己为皇太女的唐朝公主。
但她缺乏成为皇太女所需的基本素质。
她虽出身艰辛,却备受父母宠爱,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父亲登基后失去约束,她更是肆意妄为。
拥有权力时,她不做正事,反倒大肆卖官鬻爵,为自己谋私。
即使李显一时心软,立她为皇太女,她也难以真正坐稳皇位。
毕竟,在古代女性登基比男性更为艰难。历史上真正成功的女皇,唯有武则天一人。
无论是韦皇后还是李裹儿,都远远不及武则天的政治智慧和手腕。
你觉得她们俩相比,谁更有资格做女皇呢?
---
你觉得这样改写怎么样?如果想调整风格或加更多细节大牛网,也可以告诉我。
发布于:天津市金惠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